01【档案是什么?为什么必须重视?】
高校毕业生档案在校时被称为学生档案,毕业工作以后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事档案,是相关部门机构开展人事管理和服务的重要依据。办理职称评审、报考公务员、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、入党政审、养老待遇核准等事项,都需要用到档案中的相关材料。高校毕业生一定要重视,并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档案转递。
02【毕业后,我的档案将去向何处?】
①成功升学的考生
考上了专升本的学生一般本科院校会在官方信息渠道或录取证书(一般在六月份陆续邮寄)里面注明,档案该如何移交到本科院校。一般来说档案转接的形式有3种:
·学校统一邮寄至本科院校;
·学生自行带档案至本科院校,于开学报到时上交;
·收到录取通知书或开学后本科学校出具调档函,学生再去档案所在地迁出档案。
这里重点提醒一下已经被录取的同学,接下来你还要完成专科院校的毕业事宜,顺利拿到毕业证(没有专科毕业证,本科是无法报到的)。
同时留意本科院校的入学通知,例如开学报到时间,报道要求和档案转接手续等。
②未成功升学的考生
A.如果你已经就业:
·工作单位有档案管理权限(一般是政府机关、国有企业事业单位),可转至你工作单位保管;
·工作单位没有档案管理权限(一般是非公单位),可转至就业地或户籍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保管。
B.如果你暂未就业:
可转至你户籍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保管。
03【档案可以由本人转递吗?】
档案是严禁个人保管、携带和转递的。
毕业生离校前,高校首先按规定整理毕业生登记表、成绩单、党团组织、奖惩记录等材料,形成完整的高校毕业生档案。然后根据毕业生填写的毕业去向登记信息确定就业单位名称、转递编号等内容,填写《高等学校毕业生档案转递单》后,将档案和转递单一并通过机要通信或邮政特快专递渠道寄出。
目前大多数本科院校已经公布了
档案转移事宜的通知!
同学们可以去搜索一下录取院校的微信公众号,查看档案邮寄的官方通知。